长者助手 智能机器人 网站无障碍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频道 > 党的建设 > 学习教育
分享到:
一个“还”字抵万金
字体大小: 发布日期: 2017-11-09 03:31 来源: 市自然资源局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面向万里河山的“还”,一字抵万金,表明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包含着人类社会弥补工业文明300年之敝的中国方案,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回来了”。

《说文》说:“还,复也。”《尔雅·释言》说:“还,返也。”《正韵》说:“退也,归也。”这些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已经熟悉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意义上的“还”: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还湖、还滩、还海。最近5年,全国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退耕还湿46.5万亩,湿地保护率从2012年的43.51%提高到47.03%。新建国家级海洋保护区40个,总面积达到12万多平方公里,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4.13%。修复海岸带面积6500多公顷,修复恢复滨海湿地面积2000多公顷。这是生态文明意义的“还我河山”,彪炳千秋。

从“向大自然进军”到“还大自然以定静”,一退一还之间,是“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首次写入了世界第一大政党的党代会报告。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绿水青山还给自然,还给人民,还给列祖列宗与子孙万代,历史意义不言而喻。

我们“还”的还是人类对大自然迟到的感恩。工业文明发端于西方300多年,人类战天斗地,以人类为中心,无休止掠夺和攫取自然资源。中国人提出“还自然以宁静”,昭示着人类的反省、对工业文明的扬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和东方智慧融合的“中国方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

“还”也是对权益的归还。十九大报告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我们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还权赋能”为核心,加快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流转规范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还”农民以土地财产权,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老百姓,成为城乡一体化改革的新引擎。

“还”是“归来”,英语BACK。我们最大梦想中国梦,就是欧美报纸不断引用的"Chinaisback!"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要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从毛泽东、邓小平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人把要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作为中华民族应当自觉承担的责任。这一崇高的价值追求,中华民族作为世界民族大家庭一员自觉的责任担当,正在变为现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