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中国将是什么样?”十九大期间,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场合被反复提起,在亿万人的心中被不断畅想。新时代的中国将会是怎样一番模样,新时代的中国又将为世界带来怎样的希望?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九大报告对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这些影响着中国未来走向、事关中国共产党执政前景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谋划。中国发展的新局,由此落墨,新时代奋进的篇章,由此开启。
我们脚下,一条清晰可见的复兴之路,指向了新时代,指向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将是一条奋斗进取的强国之路。当今时代,全世界都在追问,资源环境压力增大之后,经济奇迹如何续写、如何寻找新的经济动力?十九大报告对新发展理念进行了诠释,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新的发展之路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发展,更是注重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中国要变成一个强国,各方面都要强”,无论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都将引领中国走向新的复兴。我们相信,坚持正确的方向,中国必将迸发出更强劲的动力,更充沛的潜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这将是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小康之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全面小康是不分地域、不分群体、不分层级、不分民族的小康,要让更多人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和时代一起进步的机会。十九大报告对“人”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无论是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承诺,还是推进脱贫攻坚、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具体举措,都将“人民至上”铭刻在党旗之上,植入治国理政的现代化内涵。我们的小康是“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小康,是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的小康,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小康。我们相信,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就一定能建设好亿万民众期待的未来。
这将是一条开拓创新的改革之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越往前走,触及的矛盾越深,遇到的难题越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都需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向前深化顶层设计、制度构建和落实措施,需要在局部与整体、当前和长远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冲破改革转型期困境,打破“深水区”久改难变僵局,破除一切有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我们相信,只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改革,就一定能穿越改革深水区的暗礁和巨浪,带领中国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未像现在这样离我们如此之近。
历史已经向我们走来,我们已经身处“千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关键时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让我们再次出发,相约最美的中国,最好的未来,最幸福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