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智能机器人 网站无障碍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统计信息 > 自然资源概况
分享到:
东莞年鉴—城乡规划部分(2019卷)2018年东莞市城乡规划概况
字体大小: 发布日期: 2019-10-25 11:51 来源: 本网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建设】2018年,东莞市城乡规划局印发实施《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空间规划》,确定了“2+9+32”的省核心创新平台、省级创新节点和市级创新节点,做好创新资源、创新发展空间布局统筹工作,为全市提供空间保障。

【滨海湾新区概念性规划】2018年,滨海湾新区概念规划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城市总体规划及系列专题专项完成纲要阶段成果。具体实施层面上,开展起步区城市设计以及滨海景观长廊规划设计,开展滨海湾片区滨海及滨江段景观长廊概念性规划研究工作。滨海湾新区是东莞市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核心平台,是引领东莞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2018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城市品质提升工作建立了十大领域的工作体系和“中心城区—魅力小城—美丽村居”三个层次的总体格局,推动了14个牵头部门和全部园区、镇街编制了工作方案,建立了常态化工作机制。围绕高质量推进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实施,由市提升办牵头相关部门谋划制定一批政策制度。《东莞市魅力小城街道设计技术指引》正式印发,明确了街道提升各要素的建设标准;编制《东莞市魅力小城示范片区宣传册》,为示范片区规划建设提供指导;收集国内外优秀设计单位及代建单位,印发了《优秀设计单位与代建单位建议名录》;制定了《东莞市城市品质三年提升项目管理办法》、《东莞市魅力小城示范街道考评办法》等。一年来,各牵头部门累计出台实施方案、建设指引和资金管理办法15项,为城市品质提升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以中心城区强化、魅力小城建设、美丽幸福村居建设等十大领域为重点,推动了一批项目规划建设。第一批次项目库共计582个,至2018年7月工作推进一周年之时,共计完工200个,累计投资达108亿元。随后,结合三大节点项目、美丽东莞签约项目、镇街亮点项目等更新、合并、删减、新增后形成了城市品质提升计划第二批次项目并于2018年9月由市政府正式印发。第二批次项目库共计340个,涉及投资金额1473亿元。

【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各级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2018年,市城乡规划局牵头开展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制定了市乡村建设规划工作方案与全市乡村建设规划试点村名单,形成了规划、技术指引初步成果,助推东莞乡村在新阶段能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地区绿色振兴,让人民生活成色更美好。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2018年,东莞市继续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及周边地区的保护规划管控。推进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截至年底,寮步镇西溪村、企石镇江边村、万江街道下坝村保护规划通过广东省住建厅批复,茶山镇超朗村、中堂镇潢涌村上报省住建厅审查,其余各名镇名村形成保护规划初步成果。是年,推进完成东莞市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工作。

【实体经济发展空间保障】2018年8月29日,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东莞市工业保护线专项规划》。9月25日,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东莞市工业保护线管理办法》,全市划定420平方公里的工业保护线,以规范我市工业保护线管理,引导城市更新方向,保障工业、仓储、港口用地的发展空间。

【新型产业用地政策制定】新型产业用地(M0)是指融合研发、创意、设计、中式、无污染生产等新型产业功能以及相关配套服务的用地。2018年9月11日,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东莞市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新型产业用地管理,增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以打造一批“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综合体,营造高品质空间吸引创新要素加快集聚。

【城市空间品质提升】2018年,市城乡规划局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品质三年提升的工作部署,先后组织编制了《东莞市六大森林公园周边土地利用规划研究》、《东莞市密度分区专项研究》、《“两轴三节点”总体设计》、《环同沙地区概念规划及整体城市设计》等成果及实施方案,积极优化城乡空间品质,推动中心城区城市品质提升。

【控规调整审批改革】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专项改革的工作部署,加大控规调整审批改革力度,2018年8月22日,市城乡规划局印发了《关于深化全流程控规调整审批改革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控规调整编审效率,优化工业、仓储用地容积率等指标调整的审批程序,明确控规调整全流程各环节办理时限,保障城市发展速度和质量。

【划定全市城镇开发边界】城镇开发边界是实现城镇高效集约发展,保护自然生态开敞空间,限制城市空间无序蔓延的重要手段。根据省、市关于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的工作部署,市城乡规划局制定形成了《东莞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方案》以及《东莞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案》,进一步实现将开发控制在开发边界内,提高土地的空间利用效率。

2035版城市总体规划】2018年,东莞市城乡规划局在《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成果上报国务院后,根据国家住建部、省住建厅强化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和监督,开展2035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审督一体化改革的要求,开展各园区、镇街空间规划编制前期研究系列工作,结合试点试验开展全市“三规合一”工作,开展各片区空间统筹规划工作,以全域、全要素、全方位的“空间规划”作为法定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提前应对国家、省、市实施的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开展“三规合一”试点工作】“三规合一”工作是落实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2018年,市“三规合一”领导小组审议并同意 “三规合一”试点工作成果,印发实施《东莞市“三规合一”会议规程》、《东莞市“三规合一”差异图斑处理办法》,盘活了一批建设用地规模,并从决策机制、技术标准、信息平台等方面建立了全市“三规合一”工作机制,为构建全市空间规划“一张图”奠定了基础。

【规划研究】2018年,东莞市城乡规划局制定形成了《东莞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方案》,实行城镇开发边界严格管控,作为规划强制性内容,是未来规划建设遥感督察的重点对象。加强东莞市各镇街(园区)近期建设规划,推进各镇街(园区)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和报批备案工作。继续推进《东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编工作。

附:2018年东莞市城乡规划局领导名录

姓名

职务

任职时间

黄宇东

局  长

2015.11-2016.04(副局长)

2016.04-2018.12

陈  巡

副局长

2009.01-2018.12

陈志军

副局长

2013.04-2018.12

张汝春

副局长

2016.08-2018.12

肖洪

总规划师

2016.11-2018.1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