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智能机器人 网站无障碍
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统计信息 > 自然资源概况
分享到:
广东省国土资源年鉴(2011卷)东莞市
字体大小: 发布日期: 2014-05-29 01:12 来源: 本网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概况〕 2010年底,东莞市全市总面积约246500公顷,其中建设用地总规模约106600公顷(占43%),农用地约108600公顷(占44%),未利用地约31300公顷(占13%)。东莞市矿产资源较少,主要为矿泉水、工业盐矿和建筑用花岗岩三个矿种,全市共有矿山企业12家,其中矿泉水厂10家,盐矿厂1家,采石场1家。

东莞市国土资源局内设办公室、计财科、纪检监察室、人事科、土地利用科、地籍科、资源规划科、执法监察科、政策法规科、测绘管理科、矿产资源管理科、批后监管科等科室,下设土地交易中心、国土资源信息中心、测绘队等事业单位,全市32个镇街国土资源分局为东莞市国土资源局派出机构。

2010年,东莞市国土资源局围绕全市“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重民生、促和谐”的发展任务,以“绩效提升年”活动和双保工程2010年行动为工作主线,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在构建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上取得了一定成效,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推进依法行政先进单位,被评为市直机关先进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先进单位、纪检监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 “三旧”改造】 2010年,东莞市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三旧”改造工作。市、镇两级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担纲的“三旧”改造领导小组,组建了专职办公室,形成了市委市政府统筹规划、镇街具体推进、部门密切配合、全力推进“三旧”改造的工作机制。市国土资源局把“三旧”改造见成效作为全年首要任务,在全系统抽调了9名领导干部到市“三旧办”工作,并专门成立了确权登记、土地监察、规划审核、用地审查、土地交易、税费审查、信息入库、政策宣传等8个小组跟踪办理“三旧”改造用地审批环节的相关工作。2010年联合市“三旧办”、市规划、房管等部门出台了《东莞市“三旧”改造项目确定容积率和实施“拆三留一”等问题的意见》、《东莞市“三旧”改造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工作指导意见》、《东莞市房屋拆迁估价工作指引(试行)》等配套文件,明确了容积率、拆迁补偿方式、补偿标准确定以及市场评估等环节操作规范,建立了互利共赢的政策推动机制。

2010年,东莞市顺利完成了全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明确了近期启动改造3万亩、中期改造10-15万亩、远期改造30万亩的实施步骤。2010年集中力量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7个试点镇的改造工作,对全市“三旧”改造进行示范引导。全市共标图建库地块2294宗,面积27万亩;全年共启动改造项目174宗,面积3.4万亩。徐绍史部长、招玉芳厅长等部、省领导,省、市两级人大、政协,专门视察了东莞市“三旧”改造工作,对相关工作和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保障发展】 2010年,东莞市国土资源局把做好用地服务保障作为全年关键任务来部署,千方百计破解用地困局,全力以赴服务和保障全市发展。2009年底便提前研究全市2010年用地需求,提前组织用地报批。2010年初根据预测的形势,提出全年新增指标只能优先保障市的重点项目、镇街一般项目必须靠消化存量土地解决的用地指标分配原则,使87项市属重点工程和58项预备重点项目用地指标基本得到保障。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要求,为完成增划5%基本农田的规划修编任务,东莞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各镇街以提高用地集约度、调整产业空间布局为主要手段,全力破解全市耕地后备资源短缺的难题,顺利完成了指令性指标,保障了市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最终完成。

为进一步强化建设用地批后监管,2010年东莞市国土资源局增设了批后监管科,出台了地块调整、置换等利好政策促进盘活存量土地,全年共盘活存量土地5300多亩。

2010年,东莞市国土资源局分类逐宗建立了重点项目、预备项目、省属项目、先行用地项目的台账,实行党组成员、科室负责人包片、包镇、包项目和分局属地负责,并成立了加快用地报批协调小组、已动工项目用地报批督导小组和4个重点项目用地服务跟踪督导组,设置了驻厅联络员,全力加快办理用地审批。局党组5次召开用地报批工作研究会,党组成员积极参加重点项目督导会议,协调解决用地问题。全年共向省申报建设用地60个批次,取得省批复45个批次,面积5011亩。

【保护红线】 2010年是国家按15号令实施问责的第一年,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东莞市国土资源局把执法监察作为一项艰巨任务来抓,各镇街和相关部门全力配合、狠抓落实,严守红线。2010年7月12日,东莞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土地管理工作会议,对各镇街土地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考核,落实了奖惩。对发现的违法用地,相关镇街认真组织整改,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查处,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机制。全年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180宗,罚款3398万元,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宗3人。

2010年,东莞市国土资源局进一步完善了土地监察实时巡查系统功能,严格执行动态巡查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通过交叉检查、夜间巡查、节日督查等,全力把违法用地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全市用地秩序持续好转,违法用地同比大幅度下降,2009年度卫片执法检查顺利通过部和省的验收。同时,为提前应对部、省卫片执法检查,东莞局在全市组织开展了2010年度卫片执法自查自纠工作,通过“补办一批、拆除一批、复耕复绿一批”,最大限度减少违法用地总量。

2010年,东莞市国土资源局积极调处土地信访,开展了维稳、亚运维稳和基层大接访,召开了部分镇街信访座谈会,排查出17宗重大信访案件,采取领导包镇包案形式,逐宗落实化解矛盾。全年共受理群众信访385件次,办结379件次,办结率为98.4%。

【队伍建设】2010年,东莞局根据形势变化,把队伍廉政建设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全系统按照部、省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各项工作,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和《工作任务及责任分工》,设置了综合、土地市场治理、矿业权市场治理、全面深化改革研究、强化执法监察、案件协查等6个专责小组,对4个方面19项工作任务分别明确了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明确了目标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顺利完成廉政风险排查阶段的各项工作,其中市局共排查出风险点57个,制定防范措施132条;32个分局累计排查风险点608个,制定防范措施1440条。

2010年,东莞市国土资源局出台了《东莞市国土资源局廉政谈话制度》,对全系统中层以上干部组织了一轮廉政谈话,采取一对一形式,由党组书记对其他党组成员、局属单位负责人开展廉政谈话;由其他党组成员对分管科室和包片分局的副科级干部开展廉政谈话,沟通思想、指出廉政风险点,提出廉洁自律要求,筑牢廉洁自律思想防线。

2010年,东莞市国土资源局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了两次机关作风明察暗访活动,做到专门方案、专职人员和专题反馈,及时发现、反馈和解决问题,加强了作风建设,顺利通过省、市组织的暗访检查。

2010年,东莞市国土资源局新组建了人事科,落实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了岗位设置和聘用合同签订工作,做好领导干部轮岗交流和业务骨干交流锻炼。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干部职工工资福利计发、社会保险、年度考核、职称评定、档案管理等工作,保障了队伍的稳定。

【绩效提升】 2010年,东莞市国土资源局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了“绩效提升年”活动,明确全年工作任务分解,每季度通报督导,全面提升了工作绩效,促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一是推进了地籍管理和产权改革。开展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建设试点,探索实施集体土地抵押登记,建立土地登记、房产登记查封信息互通,规范地籍档案公开查询。全年办理各类土地抵押登记375宗抵押金额167.28亿元,完成土地使用权登记3.5万宗,整理地籍档案资料10.3万份,受理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2412批次。二是推进了矿产管理和地灾防治。按期完成全市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完成全市123家已关闭采石场的复绿设计,第一批57家采石场进入复绿施工招标阶段。全年排查出地质灾害点362处,治理重要地质灾害点38处,举办了“防治五到位”培训,组织了大规模应急演练,防灾视频监控系统通过了验收,获评“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三是推进了财务管理和依法行政。加强对基层分局财务管理监督检查,完善全系统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认真编制年度预算,加强财务核算。规范简政强镇国土审批事项下放工作,认真做好国土资源行政诉讼和复议工作,规范国土资源行政行为,顺利通过省、市两级“五五”普法检查验收,获评“东莞市依法治市工作先进单位”。四是推进了土地市场和宏观调控。积极参与房地产宏观调控,认真编制年度经营性用地计划,规范编制地块出让方案,严格制定土地出让条件。全年一级市场推出地块214宗,成交200宗,成交面积9670亩;二级市场办理地块转让201宗,面积4282亩。五是推进了测绘和信息化建设。推广测绘成果应用,加快数字城市空间框架建设,完成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编制完成《东莞市基础测绘“十二五”规划》,完成133平方公里1:500地形图修补测和11个镇街地图更新。升级完善电子政务系统,服务好用地审批、“三旧”改造、执法监察、政务公开和数字城市建设,编制完成《东莞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全系统信息化管理上了新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