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中心城区“鸿福路轴带空间”将大变样!

  • 发布机构:本网
  • 发布日期:2021-12-17 09:41:44
  • 【打印】
  • 分享到:

        近日,东莞市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现场指挥部召开了《“鸿福路轴带空间”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周边地区综合交通规划》专家评审会。会议邀请了来自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市政交通、园林景观等领域的五位资深专家、学者组成专家组进行评审,并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袁奇峰担任专家组组长。

鸿福路轴带空间”是中心城区鸿福路山水文化轴的核心段落,西起莞太路、东至东莞大道,包括鸿福路商圈、玉兰大剧院、城市展览馆、中心绿地、第一国际商圈等大量城市重要功能节点,整体范围约45公顷。项目内覆盖了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换乘站鸿福路站、轨道交通1号线中心广场站和莞太路站三大地铁站区间,是位于城市中轴线上的城市客厅,也是中心城区品质提升的关键纽带和重要抓手。“鸿福路轴带空间”品质提升要立足城市面貌、商圈培育等长远发展,对当前停车乱、慢行不畅、环境品质不高等问题进行大力整治,进一步提升鸿福路的空间品质和商业活力,实现“拓展城市立体发展空间、补齐慢行公共空间短板、提升城市精细化品质”等综合发展目标。

规划范围图


为加快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结合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中心广场站、行政文化中心南广场、市博物馆新馆、中心城区立体慢行系统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建设,提升鸿福路山水文化轴核心段城市品质,现场指挥部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了《“鸿福路轴带空间”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周边地区综合交通规划》工作,目的是确立“鸿福路轴带空间”的目标定位与提升方向,形成精细化、易传导的规划行动指南,统筹指导建设项目实施落地。

总平面意向图


中心绿地意向效果图



专家组听取了编制单位关于《“鸿福路轴带空间”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周边地区综合交通规划》方案成果的汇报,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对于提升鸿福路山水文化轴核心段城市品质重要的指导意义,充分肯定方案内容详实完整、工作扎实,并一致同意研究成果通过专家评审。同时,专家组立足于实施层面,提出了具体完善建议。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袁奇峰认为:打造高品质鸿福路轴带空间,是展现东莞城市精神,塑造城市封面、市民客厅的重要空间载体。他建议,一是广州地铁28号线串联广州、佛山、东莞的中心城区,应从区域角度思考其对于轴带空间的未来发展的影响,打造湾区城际轨道上的集群城市节点;二是要把图书馆的扩建定位成国际性地标;三是要整合行政文化中心广场地下商业空间,控制好行政文化广场的商业开发总量,增加文化和地下停车功能。

AECOM中国区建筑设计副总裁钟兵建议:一是应结合轨道交通进一步完善人流活动方面的分析,平衡好地上空间吸引力饱和度和地下空间开发规模之间的关系;二是建议在鸿福路沿线的建筑退让与道路之间的空间里,设置临时性的小体量商业盒子,植入文化活动功能;三是将骑行道、跑步道和步行道适当分离设置,增加绿化和构筑物的遮荫率,加强与周边商业功能互动。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专职总工程师段进宇建议:一是要构建公共停车体系,科学设置路内式出入口通道,处理好非机动车出行需求、商务及公共接待上落车空间需求,规范片区交通空间秩序;二是要打造连续的带形树阵,引入灵动的水景系统,形成公共空间的主骨架;三是要柔化大型公建及广场的界面,提高广场的围合感,增强公建吸引力;四是要加强对于大型公共聚集活动场地的研究,并考虑为零散的个人活动提供指引。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总规划师魏伟建议:一是要重点提升中心绿地的活力,与行政文化中心南广场系统一并谋划,依托轨道提升人流量;二是要理清地下停车、地下空间开发、地上景观功能的权属边界和红线关系,为下来开展深化设计和实施提供稳定的前提条件。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何坚建议:一是要从战略性的层面,加强广州地铁28号线的站点位置对项目的影响研究;二是要提升项目定位,以28号线站点周边辐射范围为基础,扩大研究范围,提升区域价值;三是要做好地下空间开发的防洪排涝等防灾减灾措施。



下来,现场指挥部和各相关单位将充分吸收专家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尽快完善方案成果,以确保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推动鸿福路轴带空间品质提升实施工作。





相关稿件
媒体报道
音频视频
文件
部门解读
图解类
新闻发布会
访谈
其他
东莞市自然资源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