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东莞市自然资源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900MB2C90020A/2023-00967 分类:
发布机构: 东莞市自然资源局 成文日期: 2023-10-08
名称: 东莞数字自然:整合重塑!信息化“极简风”这样做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10-08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东莞数字自然:整合重塑!信息化“极简风”这样做

发布日期:2023-10-08  浏览次数:-

  今年起,东莞市自然资源部门部署“一网一图一平台一系统四支撑”信息化总体框架,落实自然资源全过程一体化的技术延续和迭代升级。数字如何赋能自然资源审批提质提速?东莞如何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南方+自然资源频道陆续推出“东莞数字自然”系列文章,探访东莞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进展。

  新时期,自然资源管理面临着由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林草资源和海洋资源等分头管理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转变,重塑重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推进自然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成为各地自然资源管理必答题。

  今年6,东莞印发《东莞市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提出要遵循“一网一图一平台一系统四支撑”的总体框架,分阶段、分步骤开展实施完成五大任务将以更高效便捷安全的“极简风”,构建起具有东莞本地特色的信息化架构,推动惠民便企服务更上一层楼。

  推动信息化分类分级合并升级

  到2025年底,东莞将基本建成适应市自然资源管理和服务需要的“一网一图一平台一系统四支撑”信息化框架体系,在统一框架下,按照“整合是原则,孤网是例外”的要求,自然资源信息系统总量“只减不增”、建设“只合不分”,信息系统汇聚贯通,逐步整合为一个系统,即“自然资源全过程一体化业务管理系统”。

  具体来看,东莞将提升“一张网”链路带宽,融入全市安全可控环境。开展设备更新替换及安全可控研究,促进平台优化改造与国产版本适用。非涉密应用及数据库统一纳入全市政务云“一张网”,做好与互联网环境的安全策略。优化业务专网拓扑组织,并入市级专网主干网,有效支撑业务网与政务内外网融合。

  让数据发声、用数据说话东莞还将完善自然资源“一张图”标准体系与机制建设,健全数据资源编目,形成完备、更新及时的二三维时空数据库,一个标准的、完备的、更新及时的自然资源数据底座即将呼之欲出。

  迭代升级后,自然资源“一平台”构架、功能,强化平台支撑能力、技术融合、二三维数据服务能力也将优化“上新”。东莞将拓展全域全要素数据归集管理,实现分级开放、集中管理、充分共享和权威发布的数据应用模式,提高平台数据应用价值,助推数据服务化、服务多样化上新阶。以数据高效服务为目标,实现相关应用平台互联互通。

  依托自然资源全过程一体化业务管理系统,还将在数字政府框架内强化横向连通、纵向贯通一体化融合。基于政务服务事项唯一源头(广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属国家级或省级系统办理的事项不再扩建本地审批系统,简易事项纳入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程办理,其余事项由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批系统扩建,推进业务模型重构,服务流程再造,实现智能化的办理审批。同时,充分依托省市大数据中心的中枢作用,共同推进业务过程数据的双向共享。

  提炼共性、保持特性,更好彰显数字政府节约集约效能。将充分利用省市“粤省事”“粤信签”“电子证照”“统一身份认证”“一码通办”“粤基座”等公共服务支撑能力,赋能自然资源应用体系,完善智慧监管协同服务应用支撑,推动自然资源“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一网共享”能力建设,从而提升智慧决策信息化水平。

  围绕体系建设“四支撑”,东莞将完善智慧自然资源运行管理工作体制,强化协同联动,从数据资源管理、数据运营维护、系统运维管理、基础设施管理、信息化工作管理等五方面综合施策,建立健全自然资源标准规范体系,持续扣牢信息安全立体防御体系“安全锁”,并探索研究新兴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发展。

  自然资源保障搭上“智慧”快车

  区块链、数字孪生、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正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然资源如何搭上信息化快车,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高品质生活?

  东莞将探索运用自然资源管理全景图、智慧监管协同服务应用、城市信息模型融合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建模等信息化手段,智慧赋能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

  顶层规划引领下,东莞将建设资源资产、规划配置等业务主题场景等的6大领域共25个专题应用的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化“一张网”格局,综合展示自然资源资产指标和数据,营造“观全面、管到位、防见效”的智能应用生态,全面支撑粮食安全保障、统一规划体系、重大项目监管等“一网统管”关键场景。

  依托市政务大数据中心,东莞还将规范数据标准体系,进一步开展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业务场景标准化工作,通过“一网通办”提升跨部门政务服务协同能力,使更多企业群众“轻装”办事。

  接下来,东莞将构建市-功能区-镇街联办贯通的自然资源信息枢纽,强化实现部、省、市、镇街数据资源贯通,成果信息向全域全要素自然资源时空数据库回流。

  在“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一系统”共同支撑和服务下,东莞将搭建覆盖自然资源全领域、多维度监管的闭环式自然资源应用体系,赋能支撑资源资产、规划配置等业务活动,完善智慧监管协同服务应用支撑,提升自然资源业务“智”撑力。

  在技术创新方面,动态感知赋能调查监测、区块链赋能资产管理、人工智能赋能遥感影像解译、知识图谱赋能审批监管等新兴信息技术有望进入课题研究视野,进一步激活大数据“富矿”,让自然资源监管决策应用场景更智慧。

  织密网络安全“金钟罩” 

  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业务模式重塑、市-功能区-镇街自然资源领域整体协同……随着信息化贯穿自然资源管理、监管决策与服务全过程、各环节,自然资源管理理念、机制、手段等改革也将进一步深化。

  在这一过程中,数据要素依然发挥关键基础作用。围绕优化数据组织、简化业务流程、强化监督监管,东莞将提升自然资源管理的层次和效率,驱动自然资源改革措施精准落地,从而全面赋能东莞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也是深化自然资源管理改革的重要一环。东莞将加强集约一体化建设,统筹自然资源信息化的业务、数据、应用和技术架构,提升资源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

  与此同时,技术路线也将变得更加、安全可控、自主高效。通过全面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保障信息化基础设施、数据和系统安全,明确安全网络建设、运行、管理阶段目标,从组织、机制、人才、技术、统筹协调等方面使出“连环招”,有效提升自然资源管理与协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