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山南北两面,深圳光明科学城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直线距离仅7公里,如同镶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两大“双子星”,科学大咖云集,前沿领域迭出。两大科学城之间坐落着的东莞市黄江镇大冚村,正以城市更新积极迎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眼下在大冚村,近400亩破旧的工业厂房已基本完成拆除平整,总投资额500亿元的产城融合类改造项目——莞深科创新城·黄江大冚项目(以下简称“大冚项目”)即将拉开帷幕。9月15日,大冚项目配建的一所42班初中将启动建设,该学校将与南京师范大学合作办学,共同打造为一所高质量的公办初中。
大冚项目是东莞正在力推的城中村连片改造的“先遣队”。除了项目一单元的居住组团,项目四单元的产业组团也有望于今年年底启动建设,未来将打造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汇聚地。
小村庄的逆袭蜕变之旅即将展开。
改出新机遇
“守着金饭碗却不赚钱。”可以这样描述大冚村的旧况。大冚村早期土地利用粗放,建筑物密集、布局混乱、社区居住环境差、公共设施匮乏,村集体收入在全镇排名靠后。
虽然拥有绝佳的地理位置,但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工业园早已“不合时宜”,以电子、纸张、家具、五金、电器、化工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制造业为主要业态。“每家企业年产值只有百来万元,产业规模小、收入低。”这些低端制造业通常还伴随散、乱、污等种种痼疾。
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给大冚村带来了蝶变的绝佳机遇。
从大冚村出发,不到10分钟车程就能来到位于光明科学城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距离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更是仅有5分钟车程。而大冚村所在的梅塘社区也被整体纳入松山湖科学城的统筹范围。
机遇当前,更要有“抢”的精神、“抓”的干劲。早在2016年,黄江镇就委托高水平设计团队研究大冚片区的发展定位和规划策略,改变早期点状式改造的思路,确定了“整村改造”的模式。
去年8月,更新单元一、四两宗旧改地块摘牌,开发商东莞星河城市建设有限公司来自深圳,有着多年旧改经验。
“我们十分看好大冚村的地理位置,这里周围分布着中国散裂中子源、华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等众多大科学装置、科技龙头企业和高校,科技创新资源活跃,为不少企业所青睐。”星河控股集团黄江项目负责人表示。
图注:更新片区未来发展蓝图
通过星河集团与黄江镇政府提前谋划,联合招商,储备了一批意向企业。大冚项目已经吸引了港中大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中国高校创投研究院科转云平台等一批意向企业入驻。
铺开全镇的产业地图,大冚项目还将成为黄江镇现代化产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以智能终端与智能装备、工业自动化机器人、航空电子与设备制造为主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形成“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共生融合的一体化创新生态。
(小标题)改出新生活
在产业空间重塑的同时,连片改造还展开了一幅美好生活的画卷。
黄江镇城市更新中心负责人介绍,作为产城融合类改造项目,大冚项目将打造为旅游休闲、居住以及片区公共服务集聚的新城,推动黄江镇的城市功能向南拓展,疏解镇中心区拥挤的现状,为产业科创人才提供优质的生活配套。
图注:配建中学鸟瞰图
来到位于村庄东部的项目一单元,只见这里昔日的旧厂房已经拆除平整一新,静待学校动工。即将于9月15日动工的优质公办中学,是大冚项目打造高品质生活圈落下的“第一子”。
图注:单元一谋划一所学校。
这所公立中学由黄江镇政府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创办,计划投资3亿元,提供中学学位2100个,计划于明年秋季落成使用,名校南京师范大学将为中学注入优质师资与管理。此外,大冚项目还将建设一所公办小学与三所公办幼儿园。
“村里以前只有一所私立小学,孩子读公校要坐校车到2公里外的梅塘小学,以后孩子们就、可以在家门口读名校了。”大冚村一村民开心地说。
图注:单元一鸟瞰图。
改造后,大冚村集体还将按约定获得物业补偿及货币补偿,这将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活水,擦亮“金饭碗”。初步估算,单元一、二、四改造完投入使用后,将明显改善村集体、村民收入状况。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原始创新辐射,以城市更新改出产城融合新格局,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村民富裕的村庄,正从理想照进现实。